近日,2025年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中国金属学会冶金科学技术奖名单公布,马钢参与、牵头的7项成果获奖,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4项。
该奖项是中国冶金行业最高科学技术奖,旨在推动冶金工业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工作,激励利用科技力量促进冶金工业发展的行为,每年组织评审、奖励一次。2025年共有141项成果获奖。
在此次授奖项目中,马钢参与的“宽幅高品质中高碳钢带的高效生产关键核心技术”项目和“面向特钢热加工过程的高效智能化生产关键技术创新”项目获一等奖;马钢牵头的“高铁车轮热处理柔性智能制造工艺与装备开发及应用”项目获二等奖;马钢牵头、参与的“RH炉新一代智能控制系统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项目、“高性能油气钻采用钢关键技术研究及产品开发”项目、“高炉热风管系换炉应力可视化与数字化线性控制研发应用”项目、“电炉除尘灰中有价元素清洁提取与高值利用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项目获三等奖。
其中,“高铁车轮热处理柔性智能制造工艺与装备开发及应用”项目旨在解决国产高铁车轮卡脖子的技术难题,针对高铁车轮批量化生产带来的高难度品控难题,首次提出并构建了车轮热处理柔性智能制造系统;发明了多种高温环境下重载机器人,建立高速高精度多机协作物流子系统,实现了热处理物流精准控制与全流程智能化生产。该项目实施后,保证了热处理区域的生产过程稳定性,实现车轮生产过程的信息和物料的一致,车轮产品热处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合格率控制水平都得到大幅提升。从装备层面对高铁车轮的国产化提供了有力保障。该项目2024年12月中国金属学会组织,由中国科学院丁汉院士为组长,行业各专业专家组成的评价委员会现场进行评价,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马钢长期以来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优化创新生态。此次评选收获颇丰,充分展现了马钢的科技创新实力。
极速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